濱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,堅持用戶思維、客戶體驗,圍繞打造“濱周到”營商環境,大力發揮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、電子證照、電子簽名(章)等平臺支撐作用,盤活共享數據資源,開啟“非接觸式”政務服務新模式。
>>>健全供需融合的數據共享模式,推動“非接觸式”數據服務
健全公共數據共享協調機制,構建全市一體化數據資源體系,疫情期間,持續發揮數據共享優化政務服務能力。在供給側,全市各級各部門21568個政務資源目錄匯聚數據資源17.8億條,推進全生命周期閉環治理,提高共享數據質量。在需求側,以各部門業務需求為導向,聚焦企業和群眾疫情期間辦事需求,深入推進各領域共享應用,例如市政務服務中心強化社保繳費證明、婚姻登記信息等46個接口的調用服務,累計提供16.96萬次數據調用;推動市住房公積金44項數據共享服務,實現公積金商業還貸提取、離退休金提取等17項業務“秒批秒辦”。
>>>推動證明證照電子化,打造“非接觸式”亮證服務
持續做好電子證照動態關聯,匯集各級各部門高頻電子證照需求,對接電子身份信息、電子營業執照、結婚證、不動產證等電子證照34個,各級政務服務中心、便民服務站點配備掃碼設備449臺,疫情期間,依托“愛山東”app、濱州微警務等手機端,為企業和群眾提供紙質證照“免提交”服務。推動高頻常用證明線上開具,“無犯罪記錄證明”“臨時身份證明”“姓名變更證明”“與戶主關系證明”等常用證明材料在濱州微警務實現即時領取、掃碼自助打印,通過該平臺公安機關線上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10萬余份、臨時身份證明2萬余份。
>>>成立電子印章應用聯合實驗室,探索“非接觸式”蓋章服務
為推動疫情期間“非接觸式”服務,減少企業和群眾跑腿次數,濱州市創新企業電子印章、個人電子簽名融合應用技術,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合作,成立電子印章應用聯合實驗室,依托全國電子印章應用平臺,開發“電子融合簽章”微信小程序,濱州市政務服務平臺全面支撐在電子材料上融合加蓋企業電子印章、個人電子簽名,并突破平臺跨市用章技術瓶頸,省內企業均能在濱州市政務服務平臺簽章、簽名。疫情期間,教師資格認定、執業藥師注冊、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換證、出版物零售單位注銷、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設立審批等審批事項已使用簽名、簽章辦理業務,累計加蓋電子簽章、電子簽名6.12萬次。
>>>優化提升不打烊服務能力,提供“非接觸式”自助服務
疫情期間市縣兩級政務服務管理機構對外發布“網上辦事”公告,提倡通過“一網通辦”總門戶、部門專業網站開展網上辦事,關鍵時刻優化政務服務平臺服務,采取短信提醒、電話提醒等方式,對企業和群眾的網上申報、網上預約、網上咨詢等需求,及時提醒、催辦相關部門,確保當日有回應。全市1910個村級人社服務點配備自助設備,基本覆蓋了全市500人以上的較大村居和偏遠農村,下沉人社、就業、醫保政務服務85項,推進“就近辦”,避免了特殊時期人員流動。同時積極拓展電話服務,通過12333電話咨詢服務熱線可電話辦理17項人社業務,并提供“不打烊”“7×24小時”全天候人工服務。
下一步,濱州市將以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、規范化、便利化為契機,繼續聚焦企業和群眾需求,持續發揮數據賦能“催化劑”作用,推動更多領域、更多場景“非接觸式”政務服務,不斷打造“濱周到”一流營商環境。